​汉服文化发展传承

2025-10-31 23:29 来源:网络 点击:

汉服文化发展传承

服装,既是一种历史记忆,也是一种语言,是一种文化。汉服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服装形式,一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梳理汉服的发展历史,探讨汉服深厚的文化内蕴,弘扬汉服文化,能够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提升国家的“软实力”;同时,认真研究和发掘拥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汉服,能够为现代服装设计带来有益的启示,提升现代服装设计的文化内涵,使中国的服装设计真正自立于世界服装设计界。 汉服的发展与中华文明的发展同步。经过千年的发展与积累,每个要素都有特别的含义。从汉服的款式、配饰到色彩、服制,再到制作工艺,都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汉服从一个角度见证了中国历史发展中各种社会要素的发展与变迁。汉服是汉民族文化积淀、审美倾向、社会价值、人文风俗等等的整体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礼”法制度、宇宙观念,都在汉服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服装不仅具有保暖、遮羞的物理作用,更是表现美、承载美的载体,能够表现人的身份、地位、气质、境遇,成为各种形象塑造的重要道具。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汉服也一直是其重要的表现元素。 在现代社会,各种外来的服装形式占据了优势地位,人们的审美标准和审美意识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汉服依然有着独特的价值。研究汉服的文化内涵,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提升现代设计的文化积淀,为现代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在这样一个后现代主义的设计和审美背景下通过各种途径发掘和传承汉服的有益元素,对于强化国人的民族认同,意义更加深远。

汉服文化起源、形成史(约公元前3000年左右---公元前8世纪)“黄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黄帝造屋宇,制衣服,营殡葬,万民故免存亡之难。”(《史记》卷一 五帝本纪 第一)约五千年前,中国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就产生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开始用织成的麻布来做衣服,后又发明了饲蚕和丝纺,人们的衣冠服饰日臻完备。黄帝时代冕冠出现,服饰制度逐渐形成。夏商以后,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时,逐渐完备。周代后期,由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都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特别是百家学说对服饰的完善有着一定的影响,诸侯国间的衣冠服饰及风俗习惯上都开始有着明显的不同。并创造深衣。冠服制被纳入了“礼治”的范围,成了礼仪的表现形式,从此中国的衣冠服制更加详备。

汉服文化有关的节日活动,其中“中国华服日”和“汉服文化周”等节日活动对汉服文化的宣传和传承挥了重要的作用。弘扬汉服文化也响应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计划。

现在越来越多的汉服爱好者们敢于穿上喜爱的汉服走上街头,而这部分人大多数以年轻的女孩为主,她们通常会自称为汉服娘,这类似于喜欢Lolita的lo娘和喜欢jk制服的jk娘。她们常常也会在网络上晒出自己美美的汉服照,和大家分享。

其实国家对于包括汉服在内的传统民族服饰也有明确的文件来指导传承和复兴。早在17年就发布并实施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该文件提出实施中华节庆礼仪服装服饰计划,设计制作展现中华民族独特文化魅力的系列服装服饰。这对于汉服的传承无疑是强有力的帮助。

“华夏复兴,衣冠先行”和“始于衣冠,达于博远”是汉服传承和发展的初衷,许许多多热爱汉服的人们也一直在为之一初衷而努力。但是,由汉服引发的争论也一直非常激烈。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认为穿汉服是年轻人标新立异的行为,只不过是一场小打小闹,更像是唱戏的戏服;

2、认为汉服虽然有它独特的魅力,但是很多汉服的形制偏向于”宽袍大袖“,并不利于日常行动,对汉服的态度保持中立,不置可否;

3、汉服在历史上经历了复杂的演变,有几十种形态,体系庞大,有些服装形态来源于艺术作品,有些则来源于出土文物,究竟哪个时期的何种形制可以作为汉服的典型形态来广为传播,实在难有定论。

这些观点看起来都有各自的道理,各种探索都有自己的依据,但是小编认为,在汉服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不能给汉服贴上标签,也不要被形式所束缚,这样才能更加良性健康的传承和发展汉服文化。

邓小平爷爷说过:”发展才是硬道理。“汉服也应当接受革新。如果想在现代更好的传承汉服,一方面要保持其“交领、右衽、系带”等基本特征,另一方面也应该应接纳其发展出符合现代人精神文化及生活习惯的特点,不能被形式所束缚。就拿咱们的另一个典型文化汉字文化来说,汉字从它诞生以来就不断演变,从商代的甲骨文到如今的文字,差异之大不亚于汉服和Lolita的形态差异。由此可见,如果是仅仅将复原历代的汉服奉为正统,使得“传承”仅仅止步于“复古”,是缺乏大局观的表现,难成气候。

传承汉服文化应该将汉服于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密切结合起来。一方面大家要认识到汉服不仅仅只是古装电视剧里面那种达官显贵穿的华丽服饰,也有布衣短打、朴实无华的款式;另一方面可以在婚礼、成人礼、毕业典礼等庄重场合中,鼓励大家穿上礼服款式汉服,而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也可以穿着常服款式汉服或汉服元素时装等。

目前来说,汉服受众依然是非常的局限,这与汉服市场有一定的关系。大多数汉服商家推出的都是一些价格偏高而款式偏向礼服,而年轻人大多也都多偏向于礼服,华丽但不便行动,购买及穿着汉服的人群因此受限。广大的人民毕竟都要工作或上学,要让汉服真正的走向广大人民群众,一方面要多宣传,另一方面就要发展出更多方便人们工作、上学等多种生活场景的款式。换句话说,汉服要在保持本身的文化魅力和特征的同时发展得更加轻便、时尚和舒适,这样才会有更多人愿意穿。

汉服文化是咱们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之一,虽然穿上汉服汉服并不等同于弘扬传统文化,但可以让更多人对传统文化有更好的认知和认同,希望汉服能在将来有更好的发展,也希望有更多的人热爱汉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