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抄袭了哪些书,郭敬明抄袭事件回顾

2025-07-28 19:33 来源:网络 点击:

郭敬明抄袭了哪些书,郭敬明抄袭事件回顾

郭敬明抄袭事件转眼已经过去11年,曾经看他书的人也已然到了而立之年。2006年5月22日的一纸判决似乎为郭敬明的抄袭事件画上了休止符,虽然郭敬明只赔钱不道歉,事情也就这么过去了,但是最近的性侵事件又把郭敬明推上了风口浪尖。

郭敬明层回应抄袭事件,郭敬明表示自己绝对不会因此退缩。出道不久就因《梦里花落知多少》遭遇抄袭风波的他最终败诉,但坚持只赔钱不道歉。面对抄袭事件,郭敬明否认是“污点”,称只是有一些影响,但不会有决定性变化。他说“你质疑我不会写,我就写给你看!”“说是没有行动力的,做才是。行动了才会让其他人看到不一样的东西”。随后在被问及是否被“作家圈”接受时,郭敬明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转向说“我并不介意这件事,文人相轻嘛”。

《幻城》除了情节和日漫雷同,小说中的插图也和经典日漫画面类似:

比如厦门这张,《浪客剑心》VS《幻城》

有趣的是,2007年王朔向郭敬明开炮:

我只知道出过一个小偷叫郭敬明。他的行为算什么?对我们来说算入室盗窃。我就不知道法院判他道歉,他为什么不道歉?按说你不道歉,法院可以强制拘你。说实在的,我根本不知道有80后,只知道出过一个小偷,像这种人不能再出书了,除非道歉,道歉就是好孩子,如果不道歉,那我以后也剽窃别人。盗版都能枪毙,他比盗版更可恶,署名权都侵犯了。是不是应该提议盗窃智慧财产(的行为)应该列入盗窃财产(罪),列入刑罪,否则完全把游戏规则破坏了。”

但我觉得王朔可能始终不知道郭敬明也剽窃了自己的对白……因为看王朔的和看郭敬明的实在是很难重合的两类人,发现这件事的人也很少。

然而,郭敬明当时对王朔批评的表态是:“从来没看过王朔”。

对于王朔的“挑衅”言论,当致电郭敬明时,他自始至终都显得很平静。“我从来不看新闻,我也不关心别人的评论,别人怎么说是他们的事儿。”

“他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郭敬明表示,自己对王朔并不熟悉,从来没看过他的书。

2005年,郭敬明小说《1995——2005夏至未至》疑似抄袭日本漫画《nana》(作者矢泽爱)

(《nana》)

《夏至未至》里双女主角的设置,两个主角同屋等情节都和《nana》雷同。郭敬明女主角“遇见”和《nana》中的娜娜,人设雷同多达30余处。

郭敬明抄袭事件全揭晓(二),琼瑶告于正抄袭胜诉后,庄羽也发了一篇长微博,讲自己的维权心路。她的案子前后一共打了三年,前后找了三个律师。第一个律师面对她委屈的嚎啕大哭,只是劝她放弃,因为“太多人陷到这种事儿里头把写作都荒废了,你还这么年轻前途无量,没必要为这种事耗费太多精力”

不知从何时开始,文艺领域开始出现一种“催熟”的浮躁风气,商业机构把发现新人、捧红新人当作赢利的不二法门,甚至为此创造了所谓“80后”的营销模式。商业机构的如饥似渴带动了年轻人的急功近利,“出名要趁早”、“剽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等心态迅速俘获了一代人,不择手段只问结果的道德准则成为他们的圭臬。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批缺乏生活积累、质量粗陋、明显缺乏艺术水准的文艺作品,被包装为天才之作、大张旗鼓地推向市场,学者和批评家们围着商业利益的指挥棒大声鼓噪,年轻的偶像就这样在当代中国如雨后春笋一般被“发掘”出来。由于这种躁狂的操作模式严重违反了艺术的创造规律,于是不但催生了郭敬明、花儿乐队的抄袭现象,更是制造了“贝拉百万美元骗局”、“子虚乌有的天才作家蔡小飞”等文坛丑闻。在表面的繁荣之下,人们看到的是盲目追求名利的浮躁心态,是底线不断滑落的道德失范,是年轻一代心态的失衡和人格的撕裂,是商业利益对文化的肆意践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