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书记夫人借走李银桥珍藏的主席墨宝,李多次索要,对方:弄丢了
省委书记夫人借走李银桥珍藏的主席墨宝,李多次索要,对方:弄丢了
【编者按:本文为头条原创独家首发,请勿抄袭转载】
«——【·前言·】——»
毛泽东主席以其知名书法艺术而得名。
在当时那个年代,能够保有一幅主席的书法作品,无疑是一项莫大的殊荣,而由主席特别书写的作品,更是少之又少。
曾经,主席的警卫员就有幸获得了一幅主席的书法作品,但是这幅作品最终却是离开了他的身边,最终流向了博物馆。
忠心耿耿的警卫员
李银桥,河北人。武当派俗家弟子,以其高超的武艺、清白的出身,而被中央选中,在1945年期开始担任主席的贴身警卫。而李银桥在主席身边一待就是15年。
在这十五年间,李银桥伴随着主席南征北战,从抗日的烽火,到重庆谈判,再到转战陕北,最终伴随着主席从陕西到西柏坡,最终抵达北京,在那个革命的年代,李银桥始终伴随在主席的身边。
从身份上,他和主席是领导和下属;但是人非草木,谁能无情,多年的陪伴下来,主席也将这个老实、憨直的年轻人当作自己的晚辈。
1948年时,李银桥和爱人韩桂馨结婚之时,介绍人也是主席,可以说,在主席眼中,这个陪伴了自己15年的警卫员是自己最亲近的人,而对于李银桥来说,又何尝不是这样。
即便后来,李银桥离开主席身边,前往天津工作时,主席也十分关注李银桥。
在特殊时期里,李银桥被捕入狱;当主席得知这件事后,大发雷霆,称李银桥是他看着长大的孩子,能有什么错误,最终,李银桥也被释放。
李银桥和主席就保持着这样亲密的关系。1962年时,组织上和李银桥谈话,决定将他调动到天津地区工作,李银桥也同意了。
临别时,李银桥一家同主席告辞,主席在临别之时,同李银桥谈了很久,吩咐他要好好工作,同时还拿出了自己的800元积蓄,交给了李银桥,让他能够去了以后安心工作。
而在离开之时,主席又给李银桥送上了自己最后的礼物:一副主席手书的诗词作品。
价值极高的作品
在李银桥担任主席警卫员的十几年中,常常帮助主席收集、整理主席的诗词,所以也保留有不少主席的手书真迹。而这次因为要离开,主席也是特意重新手书了一幅。
当时主席和李银桥说道,最近他并没有什么新作,所以就简单的誊抄了一副旧有诗词,作为这副的作品的内容。
当时李银桥打开这幅长折作品,是最著名的《七律·长征》。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当时李银桥打开作品时,发现“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中,主席少题写了一个“索”字。而主席也是哈哈一笑,当场提笔就将这个字补了上去。
这幅作品可以说是主席的代表作之一,后来,不少人的画作中,都是以这幅作品的字作为题字的模板。
而在当时,重要的不少中央的领导在主席完成作品后,都鉴赏过,并在这幅作品后面加上了自己的题字。可以说这幅作品代表了当时主席的最高艺术成就。
而喜好书画作品的康生更是对此爱不释手,为此,康生专门向李银桥提出了借阅。
而在到他手中之后,康生安排北京著名的书画名店荣宝斋仿制了两幅作品,在康生交还给李银桥作品时,专门对他做了嘱咐。
康生当时说到,这幅作品他很喜欢,但是他也不能夺人所爱,所以他找人复制了两幅作品,一幅他来保存,另一幅就送给了李银桥。
康生叮嘱李银桥,主席的这幅字很珍贵,希望你好好保存,若是再有别人问你借阅,你就将仿制品让他看看好了。
当时李银桥嘴上虽然是连连答应,但是心中却是对康生的嘱咐并不理解。
虽然李银桥当时也要去天津任职,他的工作能力还是有的,但是并没有足够的官场经验,所以在最后也让这幅作品有了不少的波折。
没有归还的作品
在到天津工作后,李银桥就将这幅作品放在家中保存,但是因为这一幅作品太有名了,所以时常有人来到他家中,问他借阅这幅作品。
这一日,河北省省委书记的夫人来到他家,在观看了真迹之后,提出了希望向他借阅一段时间。
虽然李银桥并不愿意,但是考虑到自己毕竟是归属河北省委管理,所以就借给了这位夫人。
但是后来,进入了特殊时期,这家很快被打倒,家产也被抄没,而这幅作品也在其中。过了几年后,等一切平定下来,李银桥则是找上门希望能拿回作品。
但是这家人一口咬定,当时抄没后并没有归还,几次上门之后依然是这样的说法,最后,李银桥也是没有办法,只能找到当时管理物品的单位,而那边则是确定这副作品已经归还给了那家人。
于是乎,这就成为了一桩公案。为了寻找到这幅作品,李银桥在之后的十几年中都不断地关注,甚至拜托了中办的有关人员帮助寻找,但是都没有下落。
最终,这幅作品还是被找到,但是并没有归还到李银桥手中,而是被军事博物馆所收藏。
可以说,这副作品的“身世”也是一波三折。当时主席赠与李银桥,也是希望能够给这个在自己身边长大的孩子一个念想。同时,在那个特殊的时期,这也是一种保护。但是李银桥还是年轻了,并没有认识到其中主席的深意。
而康生作为中央的领导,虽然一生爱好书画,但是对于李银桥这副作品并没有起贪婪之心,反而是对其又加了一层的保护。但是李银桥还是没能遵循康生的安排,最终才让这副作品在外流出了出去。
但是无论如何,这幅最著名的作品得到了妥善的保护。而《七律·长征》的内容,也恰好适合保存在军事博物馆这样一个,纪念先辈英勇功绩的地方。也许,这也是最恰当的归宿吧。
-
- 买车变租车?有人买车陷入毛豆新车网和微众银行的“贷款套路”
-
2025-08-01 07:52:12
-
- 婚姻,究竟能给一个女人带来什么?
-
2025-08-01 07:49:56
-
- 三春过后诸芳尽,开到荼蘼花事了——荼蘼,末路之美,永昼繁华
-
2025-07-31 08:40:58
-
- 过年在家自制20款小零食,造型可爱、味道一绝,大人孩子都爱吃
-
2025-07-31 08:38:42
-
- 雍正王朝:“八王逼宫”,状元王文昭为何就敢站出来?心机很深
-
2025-07-31 08:36:26
-
- 七夕沙雕表情包合集
-
2025-07-31 08:34:11
-
- 赵丽颖的生日,凭什么半个娱乐圈都送来了祝福!
-
2025-07-31 08:31:55
-
- 突发!华为,被谷歌正式“除名”
-
2025-07-31 08:29:38
-
- 让隋唐头疼的“突厥”部落,是现在的什么民族?让世界都头疼不已
-
2025-07-31 08:27:23
-
- 3 润色,文中禁止使用任何成语,如有成语应替换成大白话。
-
2025-07-31 08:25:07
-
- 陈晓离婚细节曝光,男方宁愿净身出户也要离婚,女方饱受折磨
-
2025-07-31 08:22:51
-
- 王思聪前女友豆得儿,给炸出来发声明,分手几百年还拖出来鞭尸
-
2025-07-31 08:20:35
-
- 老挝媳妇小依的故事之(二)
-
2025-07-31 08:18:20
-
- 墨西哥禁毒死了那么多人,为何都没能成功?究其原因只因为美国
-
2025-07-31 08:16:04
-
- 南昌东站:颜值与距离的博弈,高铁新时代的"孤鹜"
-
2025-07-31 08:13:47
-
- 昆凌:17岁与周杰伦恋爱,曾想分手,22岁当天王嫂,24岁儿女双全
-
2025-07-31 08:11:31
-
- 2024年全国45个三线城市:泰州第1,兰州领先唐山,黄冈入围
-
2025-07-31 08:09:15
-
- 这些大学也不错,这份双一流大学名单请收藏!
-
2025-07-31 08:06:59
-
- 张嘉倪精美高清壁纸85张
-
2025-07-31 08:04:43
-
- 10部必看的欧美经典恐怖片(生人勿近)6星推荐
-
2025-07-31 08: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