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不死,二战中国空军岂容日军猖獗——冯如的一生

2025-10-06 05:34 来源:网络 点击:

如果他不死,二战中国空军岂容日军猖獗——冯如的一生

也许你并不熟悉这个人的名字,但只要提到近代中国空军事业,就不得不叙述他的故事。

他——就是冯如(1883~1912年),号鼎三,广东恩平人。他是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制造师和飞行家,他的一生创造“六个第一”,提出航空战略理论,被美国人誉为“天才的发明家”,被中国人誉为“中国航天之父”。

冯如短暂的一生可谓是少年怀壮志,为中华的崛起而奋斗的一生。

一:请你们原谅儿子,儿学不成,誓不回国

少年的冯如看到中国被欺压,民族被欺凌,人民被剥削。从小立志学有所成,报效祖国,早年远赴纽约刻苦学习机械知识,因为他要造出属于中国人的飞机。

当有人对他是否有能力研制飞机提出疑问的时候,冯如坚定地说:“我发誓要用毕生的精力为国家研制成飞机。苟无成,毋宁死!

当他接到了父母远隔重洋寄来的家书,信中谈到二位老人非常想念远离家乡的儿子,希望冯如能够立即返乡全家团聚。冯如看过信后,面对遥远的祖国,深情地说:“父母亲大人,请你们原谅你们的儿子吧,飞机造不成,我誓不回国!”

二:功成名就立归还

冯如24岁时开始着手研制飞机。1908年9月21日,冯如在哥林达市再次驾机试飞。飞机在他的操纵下,腾空而起,飞行了2600多英尺以后缓缓降落在草坪上,“成功了!我们成功了!”经测定,冯如的飞机首飞竟达2640英尺,比莱特兄弟的首飞纪录还要远1788英尺。几天后,旧金山的一家报纸发文报道了这次试飞的消息。标题是:《中国人的航空技术超过西方》

孙中山先生看到冯如的成功表演时,感叹道:“中国大有人才呀!”

冯如的名声越来越大,不惜重金聘用冯如的外国公司越来越多。为了争夺制空权,欧美各国都在积极发展航空事业,他们拼命地网罗航空方面的专业人才。冯如一心想的是发展中国的航空事业,想的是为中国多制造一些飞机,所以他断然回绝了各国的聘请,仍然寻找机会为祖国服务

三:天妒英才,救童身亡

1912年8月5日,归国的冯如在广州郊区作第二次飞行表演,冯如驾驶着自己制造的雄鹰在蓝天上悠悠飞翔。飞机的空中技巧表演结束后,冯如准备着陆。突然,他望见远远的跑道上有两个儿童在戏闹,不幸的事件即将发生。就在这千钧一发的紧急时刻,冯如猛拉操纵杆,脚踩加速器,飞机像一只发疯的雄鹰,猛然冲上天空,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发生了,由于冯如用力过猛,飞机失去了平衡,在抖动中,部分零件损坏,飞机突然坠落在草地上。当他们把冯如从飞机的残骸中救出来的时候,冯如的头部、胸部、腹部等都受了重伤,经抢救无效,冯如长眠在鲜花之中。那一年,冯如只有29岁

没有了冯如,一个领先世界的飞机研究团队也就此解散,因为他是这个团队的核心。如果他不英年早逝,中国近代的空军事业必定大展辉煌,二战时期中国一定可以量产出自己优秀的飞机与日军厮杀,二战的中国制空权必定牢牢在自己的手里,岂容日军猖獗。

点一点小手指关注小徐哦,下期为您推送《二战中国空军四大天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