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这三款冲锋枪性能出色却产量极低

2025-09-28 02:22 来源:网络 点击:

二战时期这三款冲锋枪性能出色却产量极低

战争对人们来说是不幸的,但对冲锋枪来说却是展示自我的最好机会,二战是世界史上规模最大、伤亡人数最多、经济损失最严重的战争,二战也是冲锋枪发展的里程碑。

冲锋枪的威力在二战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如mp40、波波沙、汤姆森及司登等冲锋枪凭借其优秀的性能在二战中声名鹊起,但却有这么三款冲锋枪,性能不输任何冲锋枪,却没有成为世界级的名枪。

一、MP34:冲锋枪中的贵族

MP34冲锋枪是有奥地利斯太尔公司生产的一款冲锋枪,此枪虽说在奥地利出生,却是德国的私生子,为避开《凡尔赛和约》的限制才选择在奥地利生产。

MP34冲锋枪

MP34冲锋枪全枪长808毫米,重4.4千克,发射9毫米帕拉贝鲁姆手枪弹,32发弹匣供弹,射速每分钟500发,有效射程200米,该枪性能非常优秀,不比当时任何冲锋枪差,就是放在今天也不失为一把好枪,德国的国防军和党卫军都非常满意,连一向对冲锋枪不感兴趣的日本都采购了此枪,并以此仿造出百式冲锋枪。

但是该枪结构复杂,设计没有太出彩的地方,却对选料极为严格,加工要求也是很高,这也就导致该枪产量上不去,且价格极高,德国军方虽然满意其出色的性能,却因为价格太高仅仅采购了一点,虽然也出口到许多国家,但都数量不大。

二、伯莱塔1938:被意大利拖累的名枪

意大利是世界上最早生产冲锋枪的国家,对冲锋枪的设计有深厚的沉淀,伯莱塔1938就是意大利在二战时期生产的冲锋枪。

伯莱塔1938冲锋枪

该枪枪身长946毫米,全枪重4.97千克,发射9毫米帕拉贝鲁姆手枪弹,10到40发弹匣供弹,射速每分钟600发,有效射程200到250米,较长的枪身和较大的重量使得该枪射击时稳定性很好,射击精度很高,此枪有一个独特的双扳机设计,在单发和连发之间转换很方便。

该枪性能很出色,不光装备意大利军队,德国和罗马尼亚军队也有装备,使用此枪的士兵都表示这是一把出色的冲锋枪,连盟军都对缴获的伯莱塔1938赞不绝口,这把枪的改进型一直生产到1975年。

虽然性能不错,但是整枪结构复杂,生产极其认真仔细,这和意大利的风格有点像,但生产冲锋枪不是生产奢侈品,过于追求品质必然造成产量不高,加上意大利军队的垃圾战斗力,使得该枪在二战时期没有十分惊艳的表现。

三、索米M1931:苏联人的梦魇

索米冲锋枪是二战时期芬兰生产的一款冲锋枪,芬兰是个只有几百万人口的北欧小国,能有这么出色的冲锋枪还是很让人佩服的。

索米M1931冲锋枪

该枪枪身长870毫米,全枪重4.6千克,发射马格南手枪弹,有20发及50发弹匣供弹和70发弹鼓供弹,射速每分钟900发,有效射程达300米,该枪制造是按狙击枪的标准来的,射程和精度都是一流的,此枪有点恋家,在西班牙内战中表现平平,可到了自己家就不一样了,在苏芬战争中的出色表现不仅让进攻的苏联人血流成河,也让其他军事大国惊掉下巴。

芬兰军队只装备了数量不多的索米冲锋枪,利用合理的战术把苏联军队打得人仰马翻,像一把镰刀狠狠地收割着苏联士兵的生命,正是被索米冲锋枪打疼了,才让苏联高层意识到自己对冲锋枪的短视,加快了后来波波沙的研发。

索米冲锋枪本身设计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它的厉害之处在于加工工艺,选择的材料都是瑞典的特种钢材,机床精密加工,怎么生产狙击枪就怎么生产它,高标准的代价就是产量上不去,尽管芬兰开足马力,还授权外国军工企业,在整个二战期间也仅仅生产了8万余把,和波波沙、司登、汤姆森等枪没法比。

结语

冲锋枪作为近战武器消耗是很大的,战士的牺牲及炮火冲击都会让冲锋枪丢失损毁,过于复杂的结构和高难度的加工都会成为冲锋枪的致命伤,在高强度的战争中易于生产、皮实耐用的冲锋枪才是王道。

但愿世界和平,刀枪入库,不再有人流血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