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体验武庙十哲七十二将:武安君白起

2025-10-12 04:24 来源:网络 点击:

沉浸式体验武庙十哲七十二将:武安君白起

你是秦国公族之后,自小锦衣玉食。作为一个生在秦国的孩子,你与同龄人一般自小尚武。可你又与他们不同,他们中有的人认为上阵杀敌靠的是强健的身体与武艺,终日锻炼体魄。有的人却认为,不读兵书韬略,充其量不过是个莽夫,习武不如修习兵法,这才是上乘。而在你看来,为将者,两者皆不可或缺。

从军生涯对你来说从来不是痛苦,而是享受,凭借着自身的天赋与努力,很快你便成为了军中将领,此时正值秦昭襄王十四年,你获得了领军的第一个机会,攻打韩国的新城,任军中左庶长。正是因此一战,以崭露头角,并且得到了你人生中伯乐的赏识。他是穰侯魏冉,是秦国四贵之一。

次年,在魏冉的推荐下,你升任左更,出任主将。一颗璀璨将星的升起,历史也会为你准备好舞台。同年韩、魏、东周联军以魏将公孙喜为主帅,率兵进军至伊阙,而这里就是你的舞台。

联军军力2倍于你,下面将领面露愁色,对于新任将军的你,他们并不信任。可你却很快打消了他们的轻视,在你看来,联军人数虽多,真正能打的韩魏确是各怀鬼胎。韩军人少,却是精锐,魏军人多,却不想大规模消耗。既然双方都爱惜羽毛,那打起来必然投鼠忌器。你先以疑兵牵制韩军精锐,随后集中主力出其不意猛攻魏军。而一切就如你跟他们讲的一样,精锐的韩军疑神疑鬼,不敢妄动。人多的魏军经不起冲击,一冲即散。

伊阙一战,在你的率领下秦军大胜,斩首24万,占领伊阙及五座城池,公孙喜遭擒杀。你也因此晋升国尉,春风得意,万方来贺,可你的眼光早已将注视到了更远的地方。

你利用胜利过后,敌方的混乱,趁机率兵渡过黄河,夺取安邑以东到乾河的大片土地。再次为秦国开疆拓土,随后,你升任大良造,位居商鞅制定20等爵位中第16位。

此后十几年间,你战功赫赫,稳定为秦国开疆拓土,从无败绩,可是睡梦中你依然经常想起当年的伊阙之战,那种大规模的军团战才是你真正展现天赋的舞台。

上天并没有让你等太久,公元前279年,你受命攻打楚国,再次到来的国战让你更为兴奋,可兴奋不代表着冲动。你制定了直取楚国统治中心的战略,率军沿江而下,攻取楚国沿岸重镇,为了让兵士视死如归,你下令断桥,烧船,自断归路,沿途掠夺楚国补充军粮。由于你多年的治军严谨,将士如臂指使,很快攻入楚国别都鄢城,遥遥相望楚国都城郢,可楚军也在此集结重兵,之前长驱直入的作战方式遇到了阻碍。

楚军算准你无补给,不能久留,必定急于攻城,而作为守方,在自己的地界,他们就算是耗也能耗死你们,最终再来个瓮中捉鳖,必将至你于死地。可你岂是那般凡夫俗子般的想法,你观蛮河河水从西山长谷自城西流向城东,在鄢城西百里处筑堤蓄水,修筑长渠直达鄢城,然后开渠灌城。城破,军民死亡十万,楚国别都,自己成为你功勋簿上的一笔。而你,不满足于此,次年,重整旗鼓,这次,不再是别都,而是楚国都城郢,破城后,你命人烧了楚先王的墓,彰显这座城新主人的到来。自此,你受封武安君。

如今的你已经声名赫赫,自然也怕功高盖主,于是你的推进慢了下来,大家心照不宣。直到公元前273年,赵魏联军攻打韩国华阳,秦昭襄王命你率兵救韩。接到旨意,你长途奔袭8天,稳定阵型后趁赵、魏联军不备发动进攻,大败赵、魏联军。此战秦军共俘虏三名将领,斩首魏军13万,赵军2万人。此后打小战役你经历无数,有陉城之战这样的大战役,斩首5万余,也有数不清的小战役,你似乎对这些数字已经麻木了。

而上天为你准备的终极舞台已经悄然降临,公元前262年秦国攻打韩国野王,切断了上党郡与韩国的联系。韩桓惠王准备割让上党郡给秦国,而上党两任太守皆不肯,并献郡于赵。拉开了长平之战的序幕,没错,这将是为你准备的主舞台,可你此时却仿佛与此无关。

领军的秦将是王龁,而赵国的守将是四大名将之一的廉颇。两军你来我往,战时不断扩大。为了尽快结束战斗,此时的秦相范雎施了反间计,赵孝成王命人将廉颇换成了赵括。自此,一切皆已准备就绪,秦昭襄王召见了你,命你接手秦军,啃下这块硬骨头。

你星夜赶来,正如你之前所想,这里将是你验证军事思想的地方,你准备毕其功于一役。你先命人修筑堡垒,足可长时间抵御大军冲击。又布置25000人突袭部队于沿途,并准备5000余名骑兵部队做机动部队。

剩余的就是请君入瓮了,前线佯装撤退,引得赵括带主力袭来,命突袭部队截断其后路,机动部队穿插切割大兵团。随后切断赵军粮道,不断袭扰已经被分拆的兵团。并准备充足弓箭,只袭扰,不再冲击,而对方冲击全部以箭雨回击,让对方无计可施,而自身损失又小。

断粮46日,期间赵军互相残杀为食,冲阵无数,都无功而返。不得已剩余20万士兵像你投降。可你,还是最终做出了惊世骇俗的决定,坑杀20万降卒,只放年纪较小的240人回赵国报信,此战共斩杀赵兵45万,铸“白起台”。而你,也获得了“人屠”的称号。

如赵国这般强国,想要毕其功于一役,只此一法,你亲率大军抵达邯郸城下,仰望着坚固的城墙。或许,这是你此生唯一的机会了。可大王来旨,他已经答应韩赵的求和,而对方不过是割让城池。丞相范雎一边收受贿赂,一边怕你做大,劝说大王。你恨,抗争,遥遥望着邯郸城,你仿佛一夜之间从壮年走向迟暮。

回国后你一病不起,大王此刻才发现,这是韩赵的计谋,愤怒之余,悔恨当初不听你之言。问计于你,如何伐赵。可他怎知,那日你在邯郸城下,便是最好的时机,如今,对方已准备充分,而连年征战,秦人更应休养生息。大军开拨不易,军士粮草,都需要时间,仓促之间不可成。

望着大王离去的背影,你知道,他没有听进你的话,此战必败,你默默的闭上了眼睛。公元前258年,秦昭襄王派五大夫王陵攻打邯郸,秦军死亡近五万人,也未能取得成果。而此时,他又想到了你,可碍于面子,只让丞相范雎来见你。范雎也知问题的严重性,上来便是一番吹捧,歌颂你的不败与辉煌。

你很失望大王没有来,但你依然希望他能传递此时不可攻赵的理由,你认为他只是贪,但并不蠢,便将不可攻的理由和盘托出。你不清楚他是如何传达的,但是你知道大王并没有采纳你的意见。并且还传出了大王迁怒于你的消息,闻听范雎传达,大王直言“没有你白起,我就不能消灭赵国吗?”

过往的那般君臣不相疑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大王继续派兵遣将增援前线,历时9个月,损失惨重,仍然不能攻下邯郸城。有人遣使问你如何,你只能感慨,此仗不可为,奈何大王一意孤行。

可流言便是如此,大王听到的却是你在斥责他不听你意见,现在吃了恶果。宛若一副幸灾乐祸的状态。他愤愤而来,命你出战,你再次叩首言明利害,你知道这次他或许不会听你的了,可这是你必须要说的,否则秦国将万劫不复。

这次,没有争吵,大王也听完了你的叙述,一言不发,转身离开。随后,你收到了大王的旨意,与以往的加官进爵,赞赏有加不同,这是你第一次收到大王的贬责旨意,一贬到底,昔日武安君,今日的普通兵卒,并将你驱逐出咸阳。

你知道,属于你的时代结束了,可多年的征战让你伤病缠身,旧伤复发,迟迟没有动身。前线秦军接连战败,大王听闻消息更恶你,催促你上路,而此时,落井下石的范雎再次进言,说你不服被流放,口出怨言。

而这,你都不知道。直到一把大王赐的剑摆在你的面前,你仰天长叹,或许你应该死在战场上,或许这是那近百万亡魂的索命,你再次看了一眼王都方向,挥下了那一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