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中国)脉络63-玄奘与唯识论探析
哲学(中国)脉络63-玄奘与唯识论探析
#关于哲学那些事#
用思辨的眼光看待日常生活
1. 玄奘生平简介
玄奘(602-664),唐代高僧,我国汉传佛教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中国汉传佛教唯识宗创始人。玄奘本姓陈,名祎,出生于洛阳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他自幼聪明好学,13岁便出家为僧,21岁受具足戒。在早年求法的过程中,玄奘深感各师所说不一,各种经典也不尽相同,遂决定西行求法,以解迷惑。
贞观三年(629),玄奘从长安出发,历经艰辛,穿越西域,抵达印度,在那烂陀寺师从戒贤法师学习佛法。玄奘在印度游历了数年,广泛学习并精通了各部经论,声名大噪。贞观十九年(645),玄奘带着大量佛经返回长安,受到了唐太宗的召见和礼遇。
回国后,玄奘住在大慈恩寺,并从事译经事业。在约二十年的时间里,他先后译出大小乘经论共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其中主要有《大般若经》《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玄奘的译经工作不仅数量庞大,而且质量极高,为后世佛教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除了译经,玄奘还致力于佛教理论的传播和教学,培养了一大批弟子,如窥基、圆测等,他们都在佛教界有着深远的影响。玄奘的一生,不仅为佛教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展示了其坚韧不拔、追求真理的精神。
2. 万法唯识理论概述
“万法唯识”是佛教用语,也称“一切唯识”,是古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国唯识宗的主要教义之一。这一理论认为,宇宙间的万物,都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由“识”变现出来的。在心识之外,世界上没有任何独立存在的客体。
唯识宗认为,三界中之一切有漏法,以及一切无漏有为法,皆因八识心王而有;乃至无漏无为法,亦因八识心王而显。若离八识心王,无有一切法可得,若无八识心王,万法悉不能生,故说万法唯识。这里的“八识”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识,加上末那识(染污识)和阿赖耶识(藏识)。其中,阿赖耶识作为一切业力种子的储藏所,是轮回的主体,也是转识成智的关键所在。
唯识宗进一步提出,由“识”变出“见分”和“相分”,也就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才有了宇宙间的万物。所以他们认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一理论深化了对心识结构的理解,为佛教修行提供了理论基础。
3. 识外无境思想阐释
“识外无境”是唯识论的核心思想之一。它认为,我们所感知的外部世界,实际上是心识的显现,而非独立存在的实体。这一观点挑战了当时流行的实在论,指出我们所感知的世界实际上是心识的投影,是阿赖耶识种子生现行的结果。
佛陀在三时教法中,通过安立圣者能见的阿赖耶识,以唯识解构凡夫自以为的真实世界。他揭示出,只有能了别识,没有所分别境。立足于圣者境界观凡夫境界,只是唯识,没有凡夫心识之外的事物。凡夫以为心外有事物是错觉,是把生了翳病的眼睛显现的似外的影,误以为是心外的毛了,其实毛根本不存在,充其量存在的只是没有毛而凡夫非误以为心外有毛的错觉。
因此,唯识论认为,外境是没有的,但是能显现一个似有外境的,并且执着于这个似有的外境为实有的心识,是凡夫往昔执着心外有境的错误认识所积淀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是不真实的(日后的修行是要把它转掉的——转识成智)。
4. 玄奘对唯识论的贡献
玄奘大师对佛法的独特见解主要体现在他对唯识学说的系统化阐述与传播上。他从印度学成归来后,结合其师戒贤论师的教诲及自身深广的学识,创立了唯识宗。玄奘详细阐述了八识理论,深化了对心识结构的理解。
他在《成唯识论》中提出了“五位百法”,将一切法分为心法、心所有法、色法、心不相应行法、无为法五类,共计一百种,以此系统地分类世间与出世间的一切现象,为唯识学的分析方法奠定了基础。
玄奘不仅精通唯识,还致力于因明学(逻辑学)的翻译与传播,提高了佛教辩论的逻辑性和严密性,使得唯识宗的理论更加严谨和具有说服力。他的译经工作不仅数量庞大,而且质量极高,为后世佛教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玄奘还强调中道思想,认为通过认识心识的真相,最终可以超越相对的二元对立,达到对中道实相的体悟,即认识到一切法的空性与缘起性。他提倡“转识成智”,即通过修行转变凡夫的染污识为清净的智慧,最终达到佛的境界。
5. 唯识论对佛教的影响
唯识论对佛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深化了对心识本质的认识,还为佛教修行提供了理论基础。唯识论认为,通过认识心识的真相,可以转变凡夫的染污识为清净的智慧,最终达到佛的境界。这一观点为佛教修行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唯识论还促进了佛教与其他宗教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玄奘西行取经,不仅带回了大量的佛经和佛教理论,还将中国的佛教文化传播到了印度和其他地区。他的译经工作不仅为后世佛教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还促进了佛教与其他宗教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此外,唯识论还对佛教的逻辑学和辩论产生了重要影响。玄奘致力于因明学的翻译与传播,提高了佛教辩论的逻辑性和严密性。这使得佛教在与其他宗教和哲学的辩论中更加有力,更加具有说服力。
6. 玄奘思想的现代启示
玄奘的思想对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首先,他追求真理、坚韧不拔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当今社会,我们同样需要这种精神来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其次,玄奘的唯识论思想提醒我们,我们所感知的世界实际上是心识的显现,而非独立存在的实体。这一观点有助于我们认识到世界的本质和真相,从而更加理性地看待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
此外,玄奘提倡的“转识成智”思想也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他认为,通过修行可以转变凡夫的染污识为清净的智慧。这一观点告诉我们,通过不断学习和修行,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智慧,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机遇。
最后,玄奘的思想还提醒我们要有开放的心态和包容的精神。他西行取经,不仅带回了大量的佛经和佛教理论,还将中国的佛教文化传播到了印度和其他地区。这种开放和包容的精神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尤为重要,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和宗教之间的差异和多样性。
综上所述,玄奘的思想不仅深化了我们对佛教和唯识论的认识和理解,还为现代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他的精神品质和思想成果将永远铭刻在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中。
-
- | 矢车菊:这一抹蓝清凉了夏天
-
2025-07-19 23:57:05
-
- 什么是天赋
-
2025-07-19 23:54:49
-
- 岂止诗酒趁年华
-
2025-07-19 23:52:33
-
- 陈情令:经典台词背后的情感与哲思
-
2025-07-19 23:50:16
-
- 重塑军队组织结构:解放军撤销师和团背后的深意
-
2025-07-19 23:47:59
-
- 网络电视盒子哪个好?618新手必看网络电视盒子排行榜
-
2025-07-18 23:49:28
-
- 遁入空门的香港丽的电视首席花旦~马敏儿,读书不行,演戏却成名
-
2025-07-18 23:47:12
-
- 元旦家宴,菜单已备好,5菜1汤6个菜,好吃又好做,寓意六六大顺
-
2025-07-18 23:44:57
-
- 洗髓经原文,洗髓经全文,洗髓经心法图解
-
2025-07-18 23:42:41
-
- 追求轻薄和使用体验?这四款折叠屏旗舰手机值得一看
-
2025-07-18 23:40:25
-
- “高升号”事件背后的三国博弈,大清为何是输家?
-
2025-07-18 23:38:09
-
- 辟谣|京津冀及周边工地将停工半年?断章取义!
-
2025-07-18 23:35:54
-
- 投资69800,就能挣1040万?新型传销,小心倾家荡产!
-
2025-07-18 23:33:38
-
- “金毛”鲍里斯:3段婚姻59岁又当爹,靠口才当上首相,赚奶粉钱
-
2025-07-18 23:31:22
-
- 二战侵华日本宪兵队:名义上管辖军队,实际上专门害老百姓
-
2025-07-18 23:29:06
-
- 22岁继承百亿家产,如今成老赖,李兆会究竟是败家子还是操盘手?
-
2025-07-18 23:26:51
-
- 金刚比不了基多拉,然而在凯撒基多拉面前,王者基多拉又算什么呢
-
2025-07-18 23:24:35
-
- 福建最值得去的10个AAAAA级景区,去过9个算旅游达人,你去过几个
-
2025-07-18 23:22:19
-
- 信用卡如何养卡和提额
-
2025-07-18 23:20:03
-
- 韩国算不算发达国家?
-
2025-07-18 23:1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