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亿雷洛探长,从擦鞋匠到香港传奇,他的奋斗与沉沦之路

2025-09-15 17:56 来源:网络 点击:

五亿雷洛探长,从擦鞋匠到香港传奇,他的奋斗与沉沦之路

文/编辑:大虾

在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赞”+“关注”,方便您讨论和分享。小编定不负众望,按时按量创作出更优质的内容。

1991年,刘德华和吴孟达主演的电影《五亿探长雷洛传》不仅一举斩获5300万港元票房,还荣获金像奖最佳影片奖。

但电影故事原型吕乐却非常不满,他说这部电影把香港警察描述成了一帮用警帽收保护费的暴徒,简直就是刻意抹黑。

2010年5月12日,吕乐在加拿大病故,临终前他依然惦记这部电影,还抱怨道:“刘德华这小子要演我,居然不来看我,真是太没规矩了!”

这部电影开拍之前,永盛电影老板向华强和向华胜两兄弟亲赴台湾征求吕乐的意见,他不同意用真名,所以在电影里用了“雷洛”这个名字。

此时的吕乐已经被香港警方通缉16年,而他早已带着几亿港币逃之夭夭,在海外置办多处房产,过上逍遥日子。他就是香港回归前最大的黑警,位列四大探长之首。

香港电影也以他为原型拍摄了多部影片,像《金钱帝国》《追龙》这些电影,都很好的刻画了当时那个黑暗的时代。

吕乐对刘德华出演的电影《五亿探长雷洛传》非常不满,认为这部电影非常失真,但唯一没有否认的就是“贪”。当别人问他是否真的如传言中那样从香港卷走了五个亿时,吕乐罕见的选择了沉默。

吕乐是如何一步一步坐上香港四大探长之首?又是如何逃亡海外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传奇人物的故事。

初入警队

吕乐1920年出生于广东汕尾一个普通的渔民家庭,上个世纪30年代初,社会动荡不堪,吕乐父母为了谋生带着吕乐偷渡到香港。

吕乐一家人来到香港长洲岛继续干着打鱼的营生,然而吕乐不甘于现状,决定前往市区闯荡。他没有什么文化,初到市区的吕乐只能靠擦皮鞋、卖报纸等手段谋生。

虽然吕乐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在人情世故和人际交往方面却是异于常人。凭借自己的社交能力搭上关系进入了香港警队,做起了巡警。

做了一段时间巡警之后,吕乐被调往办公室做文员警察,因为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好,脑子转得快,不久就被一位老探长看重,特别的赏识吕乐,并把他从警员提升成警长。

吕乐由此开始了自己的高光职业生涯,1955年时吕乐带队重创香港头号黑帮14K立下功劳,直接升任新界区探长。开启了“五亿探长”传说之路。

在当时那个风起云涌的香港,吕乐是怎么敢带队打击黑帮,又是如何有能力控制黑帮,打造了一个“贪污帝国”的呢?

吕乐背后的大佬

上个世纪40年代后期,随着我中国人民解放军一路摧枯拉朽的攻击态势,国民党军节节败退。很多国民党人逃亡香港,跟随他们一起的还有大量无业游民。

由于当时港英政府政府的无能,导致香港各类黑社会应运而生,当时的香港不仅有本土黑帮,还有杜月笙从上海带去的青帮和国民党搞出来的14K和新义安等等帮派组织。

在当时的香港,每三名成年男子里就有一个人加入过帮派,甚至很多警察都有黑帮背景,白天在大街上巡逻,晚上则是混迹于黑帮场所。

改变吕乐命运的人则是新义安的创始人向前。向前是国民党军统局戴笠的心腹。1945年被戴笠派遣到香港搞情报活动,为了掩人耳目,向前组建了新义安。

向前和吕乐是老乡,并且和吕乐叔公关系十分要好,因此吕乐经常到向前办公室拜访拉近关系。向前当时在香港活动特别缺人,于是吕乐便把自己的朋友林景介绍给了他。

林景把新义安打理的有条不紊,一度成了新义安的大总管。1953年,向前因为特务活动被港英政府驱逐出境,新义安被向前儿子向华炎接管。

但是向华炎没有军统背景,也没有黑道管理经验,想要继续把持大权就必须与人结盟。于是他娶了吕乐的姑母吕杏华,又不断在吕乐身上投资,终于把吕乐送上了探长的位置。

升任总华探长

吕乐升任探长之后,开始借助扫黑的名义帮新义安镇压其他的黑帮。1955年,吕乐带队重创了同样是军统葛肇煌创办的黑帮14K,将14K高层一网打尽,抓了一百多骨干成员,14K群龙无首,其他黑帮为了吞并14K底盘互相火拼。

此时的香港黑道一片混乱,唯独新义安在吕乐的保护下并未受到波及,不仅如此还日渐壮大,隐约成为了香港地区第一黑帮组织。

1956年,香港爆发双十暴动,导致几百名市民伤亡,多家工厂、商店、学校遭到袭击,影响极其恶劣。参与这次暴动的暴乱分子大部分是14K的成员。

这样的暴力事件激怒了当时的港英政府,于是发起了香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扫黑运动,这次参加暴乱的人悉数被香港警队逮捕。吕乐在这次镇压暴乱的行动中表现突出,得到了港英政府高层的嘉奖。

这次暴乱也让港英政府认识到了香港黑帮是无法彻底取缔的,于是决定“以黑制黑”管理黑帮。港英政府就把眼光看向了和黑帮关系匪浅的吕乐身上,直接升任吕乐为总华探长。

“五亿探长”

当时香港有四大探长,分别是吕乐、蓝刚、韩森和颜雄,而韩森和颜雄都是吕乐的小弟,只有蓝刚和吕乐平起平坐。

吕乐升任总华探长后,立马召集大家开会,他要整顿黑帮市场。我们在电影里都了解到,那个时代的香港盛行“保护费文化”,无论是消防、警队、工商还是黑帮,都会不定期向民众收取保护费,导致香港普通民众苦不堪言。而在“保护费市场”里,各方势力为了争夺地盘经常发生暴力火拼事件。

吕乐将所有部门和黑帮头目拉到一起谈判,从势力范围、收取周期到具体金额,由谁出面都全部谈妥签约。从此,香港进入了“警匪共治、黑白互通”的特殊时期。

吕乐提出这一套“警匪共治”的以后,过去香港街头经常发生的黑帮火拼、警匪枪战的场面竟然没有了,恶性案件发生率急剧降低,竟然出现了“昌盛繁荣”的景泰。

当时吕乐更是搞了一套离谱的办案手段,每当港英政府要扫黑或者出现什么重案时,吕乐就让手下去联系几个黑帮老大,让他们自行分配人头,到了时间节点把人送到警局投案,这些被送到警局的小弟说什么话,怎么说,竟然都是提前培训好的。

吕乐的这一系列操作,很快就成为了英国总督眼里的能人,双方一起疯狂搞钱。到了六十年代初期,香港黑帮被吕乐的手段安排的明明白白。而此时有一位鼎鼎大名的黑道人物出现了。

此人本名吴锡豪,是“义群”的领头人,而他的主要营生就是贩毒,仅在60年代,他的团伙就贩卖了超过30吨的毒品,而他就是“香港四大家族”里的老大——跛豪。

跛豪和“四大家族”和吕乐狼狈为奸,四大家族贿赂给吕乐的钱财多不胜数,有人说是5亿,有人说是10亿,而吕乐“五亿探长”的外号就由此而来。

当时在香港流行一句话:“英国人之下,吕乐最大”。吕乐担任总华探长期间,香港“黄赌毒”一应俱全,而他也靠着受贿成了亿万富翁。

潜逃海外

1973年,港英政府准备成立廉政公署整治各大机构,吕乐意识到英国人要卸磨杀驴拿他开刀。于是吕乐提前把家人送到加拿大,自己逃到台湾。

1974年2月15日,廉政公署正式成立。同年跛豪被捕入狱,被判30年。之后香港警方对吕乐等两百多名高级警员提起贪污控告,逮捕了上百名警员。吕乐逃离香港后,港英政府查出他还没来得及转移的资产超过1亿港币。

与吕乐齐名的另外三名探长也纷纷逃离香港,1989年蓝刚在泰国病逝,1999年韩森在台湾病逝,颜雄逃亡泰国后下落不明。

吕乐逃亡台湾后一直居住到2004年,还曾经接受过媒体的多次采访,面对镜头,大谈自己的光辉往事。之后搬往加拿大与家团聚,2010年5月12日因患胃癌病逝。

直到吕乐病逝,他依然还被香港通缉,由于引渡条款限制,直到死亡他都没有受到应有的审批,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结语

吕乐的一生,既充满了拼搏的热血,也充斥着贪婪和堕落。他的传奇人生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人是如何从卑微的起点一步步攀上高峰,又是如何在权力和金钱的诱惑下失去走向衰败。

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命运轨迹,更是对人性深处贪婪与欲望的反思!

#头条创作挑战赛#

参考资料:

吕乐百科

电影《五亿探长雷洛传》百科

吴锡豪百科

向前百科

“双十暴动”百科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此文主要是分享人物故事,并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