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印尼两次排华,30万华人被屠杀,我国为何没有出兵解决?

2025-10-12 04:29 来源:网络 点击:

1998年,印尼两次排华,30万华人被屠杀,我国为何没有出兵解决?

火光冲天,血流成河,哀嚎声响彻天际。1998年,印尼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大屠杀,30多万的华人丧生。其中,数以百计的华人妇女儿童惨遭强暴杀害,横尸遍野。

消息迅速传到国内,国人纷纷表示愤怒,惊骇于印尼当局的暴力与血腥。人们呼吁政府马上组织撤侨,同时出兵平息暴动。

然而,我国并没有选择出兵,原因为何?该事件又是如何解决的?

点个关注,一起揭秘1998年印尼排华事件之谜!

一、30万华人的噩梦

1998年年初,金融危机严重威胁到印尼经济社会的发展,物价飞涨。而苏哈托政府不仅不能缓解危机带来的损失,还不顾国民的诉求,一味地哄抬物价。如此不合理的政策引起了人们的强烈不满,国内相继爆发了大大小小的暴乱。

刚开始,暴乱的矛头还仅仅是指向苏哈托政府。1月,青年大学生组织大规模的游行,反对政府的应急措施,并且烧杀打砸以泄愤。

苏哈托政府这才意识到情况不妙,开始试图转移矛盾。他们公开表示,印尼的金融危机是华人导致的。

政府还强调,华人手上掌握着大量的财富,并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过着富裕的生活。而原住民却穷困潦倒,饱受金融危机的困扰。这一切都是因为华人夺取了原住民的财富,所以要坚决抵制华人。

随着舆论的发酵,印尼人开始向当地华人发起猛烈的进攻。1月末,万隆、比马、佛罗勒斯安第、东爪哇、弗洛勒斯岛的恩德赫相继发生排华暴乱,随后暴乱开始向全国范围蔓延。

从1月到5月,印尼各大城市接连不断地发生了暴乱,而暴乱在5月13日达到高潮。

事发前一天,也就是5月12日,雅加达“特里萨克蒂”的几千名学生聚集在一起,酝酿着一场抗议示威活动。他们来到政府大楼门口,要求当局进行改革,处置华人。但政府对此置若罔闻,这进一步激起了学生们的愤怒情绪。于是,所有学生强行冲破警戒线。随后,军警立即出动,他们鸣枪威慑,并且释放催泪弹。

就这样,警方和学生们扭打成一团。混乱之中,连续几声枪响让场面迅速安静下来。20多名学生中弹倒下,吸引了附近的群众。随后,大量市民涌来,与军警展开对峙。他们烧毁警车,打伤警员,场面混乱不堪。学生的游行活动,拉开了“黑色五月暴动”的序幕。

在印尼官方的挑唆之下,当地人民的排华情绪甚嚣尘上,立即把怒火转向华人。

13日,从雅加达西区开始,到中区、南区、北区,暴乱很快波及到华人居住地。提前闻讯的华人迅速携亲眷逃离,但存活下来的仅十有一二。外面的街道和关口都有暴徒在烧杀抢掠,他们免不了被屠杀的命运。来不及逃离的,只能如案板上的鱼肉,任由刀俎杀害。

暴徒攻入所有的华人商店、居民楼,见到幸存者不由分说的将其杀死。见到贵重的物品,他们公然抢走,搬不走的便纵火烧毁。汽车燃烧产生的黑烟笼罩在城市上空,伴随着人们的哭嚎,夹杂着血腥的空气,恐怖阴森的氛围弥漫。

仅仅两三个小时的时间,雅加达就变成了人间地狱。

据统计,此次暴乱中3处被毁旧市集市几乎全是华裔所有,535家被毁银行其中包括中亚银行属下的122间。骚乱后失业者13500人,死亡者1339人,293人被大火围困烧毙者,受重伤入院治疗者101人,华裔印尼基本人权全国委员会投诉1288件。

另外,160多名华裔妇女遭到暴徒强暴,其中有20多名华裔妇女因重伤死亡。幸存者之一的沃维纳在后来接受采访时,痛苦的说:“我看到数以万计的女性遭受了那帮土匪们的奸辱,有的仅仅才10岁。她们在大路上或者亲属面前被轮奸,然后被虐杀烧死。”

截止到暴乱平息,死亡人数已超过30万,不可不谓是一场震惊世界的大屠杀。

二、中方态度引关注

面对如此恶劣的行径,世界各国出于人道主义的原则,纷纷对印尼的排华暴动表示谴责。而这时,全球媒体最关注的还是中国的态度。

然而,中国并未如他们所愿而贸然出兵。

对此,不少人表示不解。印尼排华暴动是对中国的挑衅,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屈辱,我国为何选择忍气吞声而不出兵镇压?

事实上,中国的做法是符合外交准则的。

首先,要正确认识中方的做法,我们不得不对这两个概念做一个区分,即华侨和华人。华侨是定居于国外,但有着中国国籍的中国人。而华人是已加入外国国籍,且定居国外的人。

从这一层面来讲,华人并不是中国人,而是从中国移民过去的印尼人。虽然他们是中国人的后代,身上留着中国人的血液,但他们的政治身份却是印尼公民,对中国也没有感情。

因此,此次针对华人的屠杀,实质上只是印尼的内政。而我国从1953年以来,一直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如果中国此时出兵,那么就相当于干涉印尼的内政。这不仅会引起大规模的战争,还会违背国际法律,使中国遭受国际社会的诟病。

其次,面对排华事件,我国并非隐忍不发,全然没有对措。暴乱发生之后,我国马上派轮船前往印尼,解救深陷其中的华人,帮助他们逃离战场。

即使如此,当我们的船队抵达印尼时,仍然还有许多的华人不愿上船。他们说,这里是我的祖国,我不知道你们是敌是友,我宁愿死在自己的国家也不愿离开。

另外,相较于盲目地出兵,以一种更为科学合理的方式处理问题更符合我国的国情。

一方面,20世纪90年代,我国还处在政治、经济建设的上升阶段,我们需要一个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而此时,西方部分国家自然对中国虎视眈眈,不断在外交层面挑战中国。

另一方面,方式我国的实力也不经不起大规模战争的消耗。所以面对印尼的排华,贸然出兵实为下策。

我们出于对全人类的人道主义关怀,以旁观国的身份撤离华侨,而不是为了拯救我国的公民,这或许才是当时最明确的解决办法。

三、排华活动从未停止

其实,印尼的排华活动并非只有1998年这一次。长久以来,印尼国内一直弥漫着排华的情绪,也连续不断地发生着大大小小的排华活动。

早在1947年,印尼受到荷兰殖民者的控制。为了反抗殖民统治,印尼方面进行了两次“警卫行动”。虽然这是一场针对荷兰殖民统治者的反抗战争,但最终受害者还是当地华人。印尼军方实行“焦土政策”,在撤退途中有计划地对华人居民区实行烧杀抢掠,他们毫无人性地奸淫屠杀妇女儿童,简直惨无人道。

1965年,排华活动仍然没有停止,甚至更加残酷。当时,在苏加诺政府和军方的支持和纵容下,雅加达、梭罗、马吉冷、加布棉等地的反共反华的浪潮异常激烈。他们打砸抢杀,凡事华人生存的地方,无一人幸免于难。数以千计的华人商店、居民楼被焚毁殆尽,10多万的华人惨遭杀戮。

是什么样的深仇大恨让他们对华人痛下杀手,制造这样惨绝人寰的屠杀惨案?

原因不在乎这么几点:

首先,是宗教信仰的不同以及文化上的不认同。从唐末首批移民来到印尼,直到明清以后许多大陆人来到这里,当地的移民越来越多。

而这部分移民和土著民之间必然会产生摩擦,主要表现为宗教信仰和文化上的分歧。这种差异一旦不被妥当解决,必然会导致激烈的种族矛盾,造成严重后果。

其次,由于荷兰殖民者在印尼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而当地统治者和人民大众往往习惯于把华人当做挡箭牌和替罪羊。

早期,荷兰殖民者为了防止当地土著和华人勾结,威胁自己的殖民统治。于是,他们开始实行“拘留区”制度,不允许华人和土著居民混居。

他们还挑拨华人和土著的关系,到处散播“华人剥削印尼人”、“华人掠夺原住民利益”的谣言,意图借助华人之手攻击土著民,或借助土著民之手攻击华人,制造内乱。

最后,1998年排华暴乱的发生还有一个重要的导火索,那就是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让印尼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他们被困在危机的泥潭里难以自救。而善于经商的华人此时身上积累了不少的财富,这就引起了土著民的仇视。

于是无论是上级政府军队还是下层民众,都纷纷攻击华人,促成了排华暴乱的发生。